盛夏的北京,国家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馆内,空气仿佛凝固,金属碰撞声、急促的脚步声、运动员们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,十几名年轻的女花选手身着白色击剑服,面罩下的眼神专注而锐利,一次次地弓步、冲刺、格挡、还击,场边,中国击剑协会主席、前男子花剑奥运冠军雷声凝神注视着场上的一切,他的目光中,既有对技术细节的苛求,更饱含着对这群“后浪”未来的深切期许。
“竞争是残酷的,国际赛场更是如此,我们的年轻队员没有退路,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,在高强度、高压力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熟起来。”在接受专访时,雷声语气平静,却字字千钧,道出了中国女子花剑队在新周期下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核心任务。
辉煌历史与严峻现实
中国女子花剑曾拥有辉煌的篇章,以栾菊杰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名将,在国际赛场上劈荆斩棘,为国争光,随着一批功勋老将的逐渐淡出,以及世界女子花剑格局的剧烈演变,中国女花正经历着新老交替的阵痛。
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世界女子花剑的发展速度远超以往。”雷声分析道,“欧洲传统强队底蕴深厚,技战术体系成熟;亚洲近邻日本、韩国等队伍进步神速,涌现出一批极具冲击力的年轻选手,整个竞争环境呈现出高强度、高对抗、高不确定性的特点。”
近年来国际大赛的成绩单,直观地反映了这种竞争的残酷性,中国女花虽然在团体项目上偶有亮眼表现,但在个人项目上,年轻选手尚未能稳定地跻身顶尖行列,往往在关键场次、关键剑的处理上暴露出经验不足、心态波动等问题,从资格赛到正赛,每一轮都是生死战,没有喘息的机会。
“过去,我们可能有一两个突出的领军人物,能带动整个项目,但现在,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厚度、有韧性的团队,是一批能随时顶上去、并能和世界高手抗衡的年轻力量。”雷声强调。
年轻阵容的“淬火”之旅
目前这支中国女子花剑队,平均年龄不足22岁,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青年军,她们中,有在国内选拔中脱颖而出的新星,有在青年世锦赛上初露锋芒的希望之星,但普遍缺乏成年组世界大赛的历练。
“年轻有冲劲,技术基础也不错,这是他们的优势。”雷声评价道,“但短板同样明显:国际比赛经验匮乏,对高强度对抗的适应能力不足,阅读比赛、临场应变的能力有待提高,尤其是在比分胶着或落后的情况下,如何保持冷静、执行战术,是她们必须跨过的一道坎。”
为了加速这批年轻队员的成长,击剑协会和教练组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培养方案。
“以赛代练,高频淬火”,新周期,队伍大幅增加了出国参赛的频次和规模,从世界杯分站赛到大奖赛,从A级赛到挑战赛,年轻队员们被尽可能多地推向国际赛场。“就是要让她们在真刀真枪的对抗中,去感受那种压力,去适应不同流派、不同风格的对手,去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,输球不可怕,关键是要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教训,知道输在哪里,下一步如何改进。”雷声说。
“科技助力,精准补强”,队伍引入了更先进的数据分析系统,对主要对手的技术特点、战术习惯进行精细化研究,同时也对自身队员的比赛录像进行复盘,找出技术漏洞和决策失误,体能训练、康复理疗、心理疏导等保障团队也更加专业化、系统化,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。
最重要的是“营造内部竞争环境”,队内实行动态选拔机制,国际比赛的参赛资格不再固定,而是与队内考核、训练状态、国内比赛成绩紧密挂钩。“我们要在队内就形成一种‘狼性’竞争文化,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,因为位置不是永恒的,是靠实力拼出来的,这种内部压力,是她们走向外部竞争的必要准备。”雷声解释道。
压力,是挑战更是机遇
面对“残酷竞争”这一现实,雷声更愿意将其视为年轻队员成长的催化剂。“压力本身不是坏事,它能激发人的潜能,迫使你走出舒适区,去突破自己的极限,我们那一代运动员,也是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摸爬滚打出来的。”

他经常与年轻队员们分享自己的经历,尤其是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心态,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。“我告诉她们,站在赛场上,不要去想结果,要专注于过程,处理好每一剑,比赛经验就是在一次次这样的专注和积累中获得的。”
队员们也正在努力适应并回应着这份期望,20岁的小将陈雨菲在刚刚结束的一场世界杯比赛中,虽然未能进入奖牌轮,但在与一位世界排名前十的名将交锋中,敢打敢拼,一度占据上风,最终仅以两剑之差憾负。“那次比赛让我看到了差距,也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方向,雷导说得对,我们没时间害怕,必须尽快成长。”陈雨菲说。
同样年轻的李梦、张欣怡等队员,也在不同场合展现了她们的进步,她们的技术动作更加果断,场上移动更加灵活,面对困难局面时,虽然仍有起伏,但调整能力在逐步增强。
放眼未来,任重道远
巴黎奥运周期的备战已进入关键阶段,通往奥运赛场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,雷声表示,队伍的目标非常明确:首先是争取满额的奥运参赛资格,这本身就需要队员们在一系列积分赛中拿出稳定而出色的表现;是在奥运赛场上展现出中国女花新一代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。
“我们不强求她们立刻拿到多么辉煌的成绩,但要求她们必须打出气势,打出风格,展现出应有的竞争力,每一场比赛,都要有所收获。”雷声说,“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,甚至会经历很多失败,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

他相信,经过大赛的洗礼和残酷竞争的磨砺,这批年轻队员中,一定会有人脱颖而出,成为中国女子花剑新的脊梁。“她们需要时间,但时间不等人,国际剑联的赛程密集,对手不会停下来等你,这个快速成长的过程,必须是自觉的、主动的,甚至是带有一些‘痛苦’的。”
训练馆里,汗水依旧在挥洒,剑影依旧在闪烁,每一次弓步突刺,都承载着对胜利的渴望;每一次有效击中,都积累着走向成熟的资本,在中国女花重返世界之巅的漫长征途上,这群年轻的“剑客”们,正努力在残酷的竞争中,将自己淬炼成更加锋利的“剑锋”,雷声和他的团队,则如同铸剑师,精心锤炼,耐心等待,相信终有一日,利剑出鞘,寒光耀世。
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,但也充满希望,对于中国女子花剑的年轻一代而言,最好的成长,正是在每一次直面挑战、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的,她们的未来,值得期待。
评论